北京德赢vwin8868官网消防维修改造厂家,8年消防维修改造经验,消防维修改造经验丰富,24小时消防维修改造我们很专业!
咨询邮箱?咨询邮箱:506665119@qq.com 咨询热线?消防热线:400-0346-119
北京地区超市消防维保指南:如何确保合规并降低罚款风险
发表日期:25-11-04   来源: 本站   作者: 超级管理员   文章编辑:超级管理员 ? 浏览次数:31
 

超市消防维保

北京地区超市消防维保合规与降低罚款风险指南

一、核心法规依据与合规框架

  1. 《北京市消防条例》(2025年修订版)

    • 检测频次:建筑消防设施需每月至少一次全面检测,检测记录存档备查;委托第三方维护的,需签订合同并明确服务质量标准。

    • 重点单位要求:超市若属于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场所,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,建立消防档案,实行每日防火巡查,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演练。

    • 电动自行车管理:禁止在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停放或充电,违者对单位处5000元至5万元罚款,个人处警告或500元以下罚款。

    • 智慧消防系统:高层建筑、大型商业综合体需安装火灾自动报警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,并与消防救援机构联网。

  2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》及**标准

    • 设施配置:超市需按**标准配置消火栓、灭火器、应急照明、疏散指示标志等,且不得遮挡或挪用。

    • 通道畅通:疏散通道宽度≥1.4米,安全出口禁止锁闭,促销堆头不得占用通道。

    • 电气安全:严禁私接电线,收银台、冷库等区域需单独设置漏电保护器。

二、消防维保关键操作规范

  1. 日常检查与维护

    • 消火栓系统实际开栓放水,测试水流压力。

    • 排烟风机、正压送风机启动测试,检查皮带松紧度。

    • 气体灭火系统气瓶压力检测,确保连接气管无松脱。

    • 测试烟感、温感探测器灵敏度,确保控制面板无故障报警。

    • 检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泵启动压力、喷头是否堵塞,清洗水箱防止水垢沉积。

    • 抽查手动报警按钮、防火卷帘门联动功能。

    • 每日巡查:检查消火栓阀门是否锈蚀、灭火器压力指针是否在绿区、应急照明灯能否持续供电≥30分钟。

    • 每月检测:

    • 每季度深度检查:

  2. 专业维保合作

    • 资质要求:委托具备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单位进行维护,从业人员需持证上岗。

    • 合同管理:明确维保范围、周期、响应时间及双方责任,避免口头约定。

    • 档案记录:整理维保记录、年度检测报告、消防部门检查文书等,存档备查。

  3. 重点区域与设备管理

    • 易燃物存放:高度白酒、发胶等商品需专柜存放,与照明设备保持≥50cm距离。

    • 用电安全:禁止私接电源插座、乱拉临时电线,所有临时电线需记录并在限期内改装。

    • 智能监控:安装AI摄像头识别通道占用行为,实时推送整改通知至责任人手机。

三、降低罚款风险的实操策略

  1. 利用柔性执法政策

    • 轻微不罚:首次发现埋压消火栓不超过1处、消防设施损坏能立即改正且不影响功能的,可免予处罚。

    • 首违不罚:初次占用疏散通道但能立即改正,且未影响人员疏散的,不予处罚。

    • 从轻处罚:过失引起火灾但立即报警、组织扑救且未造成人员伤亡的,在法定幅度内从轻处罚。

  2. 建立动态隐患整改机制

    • 分区责任制:将超市划分为若干网格,每个区域指定责任人每日巡查,使用消防维保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电子台账。

    • 智能消火栓监测:安装压力传感器和NB-IoT模块,水压低于0.1MPa时自动报警,维保人员10分钟内到场处理。

    • 应急演练:每季度开展全员消防演练,模拟烟雾环境下顾客疏散流程,重点考核新员工灭火器使用、报警流程。

  3. 合规可视化与迎检准备

    • 电子看板:在消防控制室安装电子看板,实时显示各区域消防状态,支持扫码查看设备维保记录。

    • 迎检资料包:提前准备消防设施检测报告、演练记录、员工培训档案等,确保资料完整、数据真实。

    • 信用管理:关注单位消防安全信用信息,避免被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联合惩戒名单。

四、案例警示与风险规避

  • 案例1:某超市因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机构未公示技术服务信息,被责令改正并罚款2000元。规避:委托维保单位时,要求其在建筑醒目位置公示消防技术服务信息。

  • 案例2:某超市因电动自行车在安全出口充电引发火灾,被处以5万元罚款。规避:划定电动自行车专用充电区域,安装智能充电桩并配备灭火器材。

  • 案例3:某超市因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擅离职守,被处以1万元罚款。规避:执行24小时双人值班制度,使用人脸识别系统监控值班人员到岗情况。


如没特殊注明,文章均为原创,转载请注明来自